網址(可能失聯):http://220.228.153.69/novel_board/boardw.asp?b_id=58346
前陣子在新聞報導上,看見一位老師因為過度抓狂做出不合宜的動作,拿椅子打學生的腳,筆者大概知道他會抓狂的原因,從他打孩子,嘴裡喊叫的部分:你罵老師,你居然敢罵老師!
而孩子為什麼會罵老師這一點筆者不清楚,筆者也不想去深究,筆者只說筆者的感觸。
有時候更會看到教育部說要主張愛的教育禁止體罰,現在更有人這樣主張,筆者有點不以為然,愛的教育不是錯,而是有沒有做對愛的教育。
教育部所謂愛的教育是指的是禁止體罰,禁止打罵孩子,筆者所謂愛的教育就是要教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而走,讓他以後不去作姦犯科,讓整個家庭都能感受到快樂,這才是筆者心中愛的教育
至於體罰究竟會不會造成孩子的心靈創傷,就過去威嚴式的教育而言,那是個屁,吊起來打都有還創傷,老師不將你打到鼻青臉腫才怪!那是因為過去就是軍隊式訓練,慢慢現在的社會久了,生育率降低,孩子也越來越少的情形下,大家都很寶貝自己唯一唯二的孩子,開始主張老師必須要疼我的孩子,不可以打罵,要用愛心來感化他
是的,大部分的家長都認為,幼教師只是在騙小孩,你幫我帶好孩子不要讓他受傷就好,更有家長認為幼教師就是很有愛心才會當幼教師,為什麼筆者會這樣說?筆者個人的親身經歷,阿!你在當幼教老師阿,那你一定很有愛心
用講的都很簡單,請問什麼叫做愛心?什麼是用愛來感化他?當教育部提出要用愛來感化,禁止體罰的時候,筆者的第一句話是,提倡這個東東的人可以試著來幫筆者帶一班19個孩子試試看,帶孩子要運用方法,至於什麼方法,是要按照全班孩子的特性下去做處理,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體罰,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適合好好講,請記住,孩子是有個別差異的
好比曾經有個家長告訴筆者,老師你真有耐心,要是我帶一個已經累的要死,都不知道怎麼帶,常常只會頂撞,做錯事情還理由一大堆!為什麼你的孩子會理由一大堆,為什麼才幾歲的孩子就很會頂撞,可以先想想看他的生長環境是什麼樣子再來對症下藥也還不遲,此點家長也都認為有理,因為不會一個整天跟著媽媽在菜市場生長的幼兒很文靜很安靜很不會講話,除非特例。
這種時候筆者要告訴這群只會倡導要老師處理的家長,你自己都處理不了的方式,當然要靠老師的專業跟經驗幫忙你,你在家裡該怎麼做,而不是什麼都要老師在學校提醒幼兒,筆者告訴你,那是屁!老師的專業可不是專門幫你在學校處理你的親子問題的,而是要按照老師依照專業告訴你有幾個方式讓你去做親子溝通,解鈴還需繫鈴人好嗎?你自己不肯解別人有什麼能力幫你解?不然老師分成19等分搬去跟你家的小朋友住好嗎?
筆者開學接到第一個班級,筆者就會寫聯絡簿,請家長跟筆者配合幾點事項,必須在家中也配合,因為孩子在學校只聽老師一個人的話,回家可就不一定了,我沒看見我沒聽見我沒記到!這種事情一定常有,這是根據家長跟老師說明的結果而言,筆者在學校執行,家長回家不執行,孩子頑劣,家長還是不肯執行,那就是家長的問題了吧。
筆者幼教從事已有快兩年的時光,在過去,筆者對孩子做錯事情便是不假辭色糾正,不要讓孩子認為你是說笑的,並且與之約法三章,只要超過三次犯同一次錯誤,就是接受處罰。
(筆者舉例其中一個範例內容:丟垃圾不丟垃圾桶,丟地上超過三次也讓老師提醒三次,準備接受老師給予的處罰,此點孩子都能欣然接受。
原因一點:為什麼孩子要做到垃圾就是要丟到垃圾桶的自然法則?在此之前就告訴他們丟垃圾會造成什麼樣的環境?如果你想在垃圾堆中睡覺,其實老師也不反對就是了,重要的是你自己能夠接受在垃圾堆中睡覺,孩子會很自然的因為旁邊的孩子起鬨不想跟臭臭的東西睡覺。
原因二點:為什麼孩子會願意接受處罰?這是一個小型社會,今天你在家中家長可能幫你拿去丟,很抱歉,你到學校是來接受教育,什麼教育?不是只唸書就好,而是做人處世的法則,好比今天你唸到台大碩士班,明明垃圾桶只有三步路,你還是要丟地上是一樣的意思,為什麼別人就要接受你丟在第上的垃圾造成他們的不便?)
很多家長為了怕麻煩都會說一句話:叫他去做我自己做比較快,這句話已經造成孩子日後懶惰的心理,只要媽媽老師叫我,我不動,我就根本不用動的意思。
拜託,成人自己不堅持要孩子自己丟,難道還妄想學校的老師幫你教會他在家也要會丟垃圾桶動作嗎?這是一種很可笑的事情,究竟是老師要跟孩子生活一輩子,還是家中家人要跟他相處一輩子?有的家長更讓人肚子痛,說老師一定沒教,因為他在家都亂丟,筆者很想說,難不成老師才是他媽媽?在家亂丟也要老師負責就對了。
那就奇了,沒教為什麼在學校就不會亂丟?還是你沒看見就開始怪老師?這就好比一個天資聰穎跟一個天資平平的孩子比起來,一個隨便唸唸都考第一名,大家都說以後一定博士班碩士班,一個明明很努力唸書,卻還是考最後一名家長就覺得很丟臉的一樣可笑,只看結果不看過程,這種家長才是讓孩子受傷最重的主因吧。
筆者還看過一篇有趣的文章,媽媽教了一個很優秀的兒子,每件事情都面面俱到,直到新婚當天,結果不知道要怎麼樣洞房,被新娘子嘲笑,結果他哭著跑出去,罵他媽媽說:都是媽媽不對,媽媽沒有教我要怎麼樣洞房。
更有一篇有趣的文章,從小都是媽媽再餵食的小寶貝,飯來張口,茶來還是只張口,就這樣餵養到一個年紀,孩子的手部操作不足,因為媽媽覺得孩子這樣吃太慢,還是一直餵他,餵到他長大,直到媽媽有天要出遠門,怕孩子餓死,就做了一塊大餅,認為在回家之前孩子吃這塊大餅就夠了,就把大餅繞在孩子的頸子上,回到家之後,孩子還是餓死了,因為孩子吃不到後面的大餅,手也不知道要怎麼去轉動,媽媽才在感嘆為什麼他沒教他怎麼去轉動這塊大餅。
(這種小孩也是有,媽媽甚至要求老師不要勉強他)
說真的,以上兩則的確是太誇張的反諷,看似好笑對吧,但是筆者不覺得好笑,筆者只覺得感嘆,家人對孩子來說,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常有家長感嘆他錯過孩子0~3歲的日常生活教育黃金時期,筆者常對她們說,這還不會太晚,只要現在努力可以再從基礎教起,不然等孩子上了小學,老師還會像幼教師這樣一一跟家長溝通嗎?孩子現在還會黏著你,等到他有自己的想法,他還會黏你嗎?
再來,筆者唸大學時代,去到一間早餐店,看見兩個半大不小的幼兒,大概是雙胞胎吧,正用腳去踢一隻趴在地上不想動的流浪狗,而且還很用力踩用力踢,他媽媽非但沒有制止,還用很鄙夷的眼光去瞧著這隻狗,並叫他的孩子上車了。
筆者想知道,今天是這隻流浪狗太認份,認為自己不能動嘴咬這兩個孩子,還是他懶得動隨便你們,還是他肚子太餓了,根本動不了呢?今天這一幕筆者真的感觸很深很深,假如這隻狗一時狂性大發,恐怕家長還是認為狗殘害人間,應當要捕狗大隊來抓這隻狗並且讓他死吧。
有因必有果,今天你的孩子被咬了是不是要先檢討一下這兩個小孩為什麼會被咬?做了不合宜的動作還認為是狗的錯,還是說,他是畜生他就沒有生存的權利呢?今天到底該檢討的會是誰?還是老師嗎?因為老師沒有教我的孩子不可以去欺負路上的流浪狗,害我的孩子承受今天被狗咬的局面?
一般人認為這沒有什麼只是孩子做錯事,當你們用只是孩子做錯事不用太計較的眼光去看待的同時,你們已經暗示孩子:我有做錯事情的權利,因為我是孩子。
這個想法根深蒂固,孩子的習慣就是就錯事情,沒有人教他,他就是一直錯誤,他正在做家長認為不用太計較的事情,他沒有錯!
體罰,不是必要的存在,但是''適當的約法三章並且責罰''絕對是必要的存在,愛的教育,是一定會存在,但是,你連跟孩子指正都不願意,認為孩子還小還小,他不懂,等到他大了,你壓不住他,你才來責怪孩子為什麼不聽你的話,你才拿起棍子管他什麼愛的教育!這樣你門口中愛的感化教育不就失敗了嗎?你根本什麼都沒有教他就要他聽話、乖乖的,孩子怎麼可能會知道什麼叫做乖乖的?你沒有教他要自己丟垃圾他又怎麼知道丟垃圾這個動作是什麼意思?
筆者的父親曾經感嘆現在教育失敗,因為曾經有人來拜訪隔壁的親戚,有個看起來已經有10幾6歲的孩子,用衛生紙擦一擦手,就將衛生紙丟在車頂上,筆者的父親看到,馬上就把這件事情告訴筆者,筆者告訴他,家長自己不管,說這個沒有用的,等到那張衛生紙不知道被風吹到哪裡去,兇手依然是逍遙法外,因為沒人告訴他不可以這樣製造髒亂
再來,有個老師曾經做了不好的示範,他用投籃式的方式把垃圾丟進垃圾桶,成人都這樣,很準確的丟進去了,因為成人的力道夠,可以精準的做這件事情,孩子可就不一樣了,他因為懶得動,就學老師的動作,卻沒有丟進去,老師剛好看到了,不分青紅皂白抓過來就是一陣罵!誰教你這樣丟的,學生還很無辜的說:老師
挖!這可誤會大了,老師開始動口,說:胡說八道,我哪裡有這樣教你!
批哩啪拉就是一陣罵,這位老師恐怕沒發現他的動作已經被學習了,這個孩子並不知道沒丟進去就是要撿起來,要再丟一次。
有沒有愛的教育跟體罰在這邊看好像又是其次,因為成人已經做了不好的示範,並且讓孩子無辜的遭受處罰,這樣的老師就算是書唸的再好,孩子教的再會唸書,教出來的品德有問題那才是對孩子有創傷的一件事情
筆者講一個實際的案例,就是筆者班上的孩子,剛接到這一班,每個孩子都知道筆者所說拿出讀本出來就是要拉開書包拉鍊,把讀本拿出來,但是這個孩子已經4歲了,他在家中接受了0~3歲的薰陶,卻明顯不知道筆者在說什麼,光是教他拉開拉鍊這個動作在拿出讀本筆者就教了30分鐘,問家長之下才知道家長家中有三個孩子,因為麻煩所以都先幫孩子做的很好,導致現在孩子手部動作都不會,來到學校老師只好從日常生活指導起
講到這邊,筆者很認份,身為一個幼教師的認份,孩子成也老師敗也老師,孩子唸好說孩子聰明,孩子不好說孩子笨,成也孩子敗也孩子,孩子考到好的學校跟孩子考到不好的學校,老師很會教跟老師不會教,笑!只能說,這種理論聽多了,
是這群沒當過老師的,理論人人都會講,等到你真的帶到一班狂妄的、安靜的、理由一大堆的、想法很小大人的、很雞婆的等聚集在一班的孩子之後,你認為不用適當的責罰就可以帶得很好的人,再來跟我們談談你的方式的可行性吧!科學家不都注重理論的實踐性嗎?
不然怎麼的空想,還是會被認為,華盛頓砍倒櫻桃樹因為誠實所以當上總統,所以筆者今天殺了一個人,筆者因為誠實去自首,警察法官檢察官就會認為筆者可以當上武則天統領天下。
※此內容為筆者之感觸說法,你可以認同可以不認同,就是不要沒經驗卻只會講一堆理論的東西來要別人實踐,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