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立報:【文教】公主漫步雲端:你的小孩打了我的小孩
感想:(以下感想僅個人之所見,不懂可以請教,但不同意請不要找我吵架,沒意義。)
首先,這篇文章從標題開始到筆者看完為止,其實,已經離題,整篇文章洋洋灑灑,就是在寫一個母親對於自己孩子,也許已經是盡到養育的責任,但是不是盡到教育的責任,有待商榷。
在談論別人的小孩是不是打自己的小孩前,先論:誰不愛自己的小孩?除非特例。
也許家長認為帶小孩一段時間,已經很有經驗很上手很了解孩子,可是家長們,我想先請問一句比較客觀的話:您帶的是自己的小孩,懂的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別人的孩子?
這不是萬法歸一,也不是無道以一貫之,您懂得是自己孩子的性子,講難聽點,帶小孩跟看別人的小孩,請不要用經驗看,最好角色對換一下,對這個孩子的成長,絕對會有幫助。
我過去當幼教師,也不敢說自己有經驗,因為每個人都是有個別差異的,我們要學習的還很多,曾看一份報紙,有位家長曾說:「孩子是我們前世的老師」,這句話我非常的同意,小孩的千變萬化,絕對很多狀況,讓家裡造成許多大大小小的麻煩與笑料,哭笑不得的狀況層出不窮。
因此,關於這位家長的文章,我有幾點想提出的地方:
其一,孩子是獨占性極強獅子座,別人的孩子就沒有獨占性極強的獅子座嗎?為什麼會扯到獅子座,是不是已經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很榮幸筆者也是獅子座,卻沒有什麼獨占性極強的問題,教育小孩跟星座其實沒有很大的關係,如果真的要放入星座問題,應該加上血型、姓名筆劃、生日、家中風水下去著手,想必得到的答案會更可觀,卻偏偏教育小孩不能這樣看命運。
其二,小孩在某個年齡層上,自我中心主義比較沉重,他是站在自身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的,無法感受到什麼叫做同理心,玩遊戲時會獨占,會推人打人都無可厚非,筆者同意家長說的與其難堪的道歉到不如避免這個狀況再度產生,但是,要做到完全不要產生狀況,前提,你教你的孩子對錯了嗎?錯了就是錯了,沒有什麼難堪不難堪。
我們先設想,今天是沒有狀況,但對方的家長來不及抱開孩子,小孩就這樣跌下溜滑梯,請問會發生什麼事情?筆者認為要讓孩子避免去傷害人,必須要先教會他什麼叫做是非題,就算沒有狀況,也要讓孩子懂「非」,這個動作是不可以做出的,但是為什麼「不可以」,家長必須讓孩子懂不可以的「原因」。
例如:這樣做,別人會痛痛,就像妳摔倒了也會痛啊。當然,措辭的重要性也要讓小孩懂,如果小孩只懂痛,就告訴她這樣會痛,她一次不懂,下次再講,就講到她懂為止,但是要注意小孩的情緒狀況,如果發現講什麼都聽不進去,那就找時機說,機會教育對小孩來說,每分每秒都是必爭的數目字。
其三,孩子懂不懂「道歉的重要性」。有些事情,如果真的錯的,道歉本就無可厚非,覺得丟臉,講句難聽點的:就不要做出需要道歉的丟臉事,可是,人生或許很短,要道歉的事卻很多,在路上不小心撞到人也要道歉不是嗎?道歉,是一種禮貌性的關懷,除了看被傷害者有沒有哪裡不適,也讓被傷害的人可以在基本的心理上好過點的話,跟是不是難堪,沒有多大的關係。
當然,筆者也不是說道歉就沒關係了,如果一個人常做錯同樣的事情,那麼這個人道歉也沒多大的作用了,因此,道歉的重要性因此而生,評估當時的狀況是沒錯的,但總有人認為道歉就是吃虧,好像錯的人才要道歉一樣,並不是,道歉是要講究個人風度的。
如果說,沒有勇氣在一群人面前道歉,那會有勇氣在開會時面對主管的批評指教嗎?筆者認為重要的是,道過歉會不會再做出同樣的事情,會不會將過錯改過,真的不要讓孩子認為道歉是很痛苦或丟臉還是難堪的事情,其實道歉在生活上也是一門很重要的人際關係課題,這兩個字不是用嘴說說,而是打從心底真的認為有錯,還有就是「我要再度做錯事時的一個警惕」。
其四,被打的問題,家長、老師不可能永遠陪在小孩身邊保護他,的確是要教導危機的重要性,是不是要打回去,不予置評,每個小孩都有自己的個人特質,不可能每個都是禮貌生、宗教家,你打我左臉我又臉也要讓你打,這根本是天方夜譚,小孩要獨立,全看大人怎麼給小孩子選擇題,當小孩漸漸的長大,有自身的念想,是非題不再需要的時候,將無法再教導什麼對錯,因為他有同儕做為他的榜樣。
這種時候是考小孩的機智,例如有同學把你堵住了,你要怎麼自救,因為這種時候老師一定不在場,這就是危機時刻,老師不能指望時,首先要給孩子的觀念,是「冷靜」,找空隙逃出去,就算是被打,也不能畏縮,絕對學會自我防衛,不然要被打到死嗎?成人,無法跟自己一輩子,也許有老師會責怪打架的問題,但事先動手的、先用口頭侮辱人的,絕對要先處理。
成人要先處理的往往不是孩子打人的動機,而是自身的情緒,有沒有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再客觀的去看他們為什麼打架的問題,又為什麼打人、罵人的動機,接著不是成人想小孩怎麼做,而是孩子想怎麼處理,讓他們提出處理的方法,成人再去做基本判斷,給孩子一個公平處分,他們能同意,成人處理起來就容易許多,也許不能盡善盡美,但至少孩子的自尊都維護到了。
當然,遇到那種很盧的,說什麼都不聽的,通常筆者會先處理不聽人說話的孩子,筆者會了解為什麼這孩子這麼盧,不願意去學著原諒跟和解,是不是有什麼重大的心事需要紓解(如老師問題、家長問題、同儕問題、手足問題等),解鈴還須繫鈴人,解出來了才能破局。
其五,孩子忘得快,是事實,這點我無法否認。但對於一個人的生命不能重新教導而言,孩子對懵懂的事件總是特別的無知,尤其是成人沒有跟小孩說清楚問題點時,小孩更容易重複犯錯,這並不是對方小孩及時抱開就可以了,「預防重於治療,以一擋百。也要對症下藥,治標也治本」。
大人可以忘懷,是因為大人認為不重要,可是對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請不要擔誤了她重要的學習機會,我們要教育的是自己孩子的心,不是別的孩子的身。